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首位外籍人才在《洞见·Insight》开讲
文章来源:三亚崖州湾科技城融媒体中心
7月8日,海口云洞图书馆海风轻拂,海南国际传播中心多语种公益演讲节目《洞见·Insight》第三季在此拉开帷幕。本季以“跨越山海:我的海南情缘”为主题,聚焦外籍人才与海南的深度联结,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高新区首位外籍政府雇员夏洛特受邀参加。节目中,这位来自比利时的国际投资经理,用四年亲历,讲述了一个关于开放、成长与蜕变的生动故事。

一场相遇,让她成为“拓荒者”
“四年前第一次走进崖州湾,眼里满是起重机与未完成的蓝图;现在再看,这里已是19所高校、1.3万家企业扎根的活力社区。”演讲台上,夏洛特笑着回忆起与崖州湾的初遇。
故事始于2020年的一个夏夜。彼时在三亚管理着一家法国企业的夏洛特,偶然结识了刚从澳大利亚归国的彭鹏。这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而来的安徽姑娘,正投身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项目,谈及“政府在找有国际商务经验的外籍人才加入”时,夏洛特的心被猛地触动了——“一个地方政府主动向国际人才敞开大门,这不是政策口号,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开放。”

三个月,六轮面试后,夏洛特成了科技城(三亚外教招聘)首位外籍政府雇员。“当时很多人问我,为什么选择一个还在建设中的地方?但彭鹏眼里的热忱,和那句‘这里什么都可能发生’的笃定,让我无法拒绝。”她在演讲中笑着说。
从蓝图到“小联合国”
她见证科技城的“四年奇迹”
“现在的崖州湾,5万人在此生活,89位外籍友人扎根,156家外资企业落地——这一切,都在四年里从‘图纸’变成了现实。”夏洛特的话语里满是感慨。
初到科技城的第一年,她的工作更像“筑地基”。“吸引企业来,先要让企业‘想留下来’。”于是,一个专为外籍创业者打造的“梦想launchpad”应运而生:3天完成注册、两年免租共享办公空间、全程陪伴的服务团队……这个海南首个外籍创业者孵化器,如今已迎来32家企业入驻,被夏洛特亲切称为“创新小联合国”。
她忘不了帮助落地的第一家企业:两位巴黎圣日耳曼前教练带着“建世界级足球学院”的梦想而来,从与教育局反复沟通场地协议,到组织首场青少年足球赛,夏洛特陪着他们一步步把蓝图铺进现实。“现在他们的学院已扩展到三亚全市,每次路过球场听到孩子们的欢呼,都觉得这就是‘跨越山海’的意义。”
不止于事业
她在海南找到“第二故乡”
“在崖州湾,事业与生活从不是单选题。”夏洛特的讲述里,藏着许多温暖的细节。
每周六清晨,她总会去海滩做一场日出瑜伽,“听着海浪声,看着晨光把棕榈树染成金色,会突然觉得‘家’这个词,早已刻在这里。”周末的雨林探险、冲浪桨板,或是邻居家的阳台烧烤,都让她感受到“比热带阳光更暖的,是这里的人情味”。
从与彭鹏从同事变成“婚礼伴娘”,到中文老师处成了“亲人”,再到在三亚遇见挚爱、计划明年举办婚礼——这些故事让听众明白,这位外籍管理者在海南的“情缘”,早已超越了工作本身。
开放有温度
她眼中的自贸港与科技城
“在我看来,海南自贸港代表着‘有目的的开放’的大胆实验。”夏洛特在演讲中这样解读,这里是跨境流动平衡创新与安全的试验场,是零关税政策在保持监管前提下解锁新价值链的典范。在这里生活重塑了她对“发展”的理解。它不仅是GDP增长,更是关于平衡:正如崖州湾的农业和海洋科技与传统农耕渔业社区和谐共存,证明创新与传统可以相辅相成。
当夏洛特的演讲在掌声中落幕,海风再次掠过云洞图书馆。这位科技城首位外籍“筑桥者”的故事,恰是崖州湾开放包容的缩影——从蓝图到新城,从“异乡”到“故乡”,这里的每一步蜕变,都在向世界证明:跨越山海的相遇,总能孕育出最动人的未来。
近期评论